我院智能水田裝備與技術學科團隊在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第四屆科技作品競賽全國總決賽中喜獲佳績

發布日期:2024年09月29日點擊量:

我院智能水田裝備與技術學科團隊在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第四屆科技作品競賽全國總決賽中喜獲佳績


92526日,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第四屆科技作品競賽全國總決賽在哈爾濱舉辦。大賽評審組專家、大賽組委會委員代表、全國62支入圍現場決賽的高校參賽師生代表、俄羅斯國際參賽隊代表、大會特邀嘉賓等400餘人齊聚美麗冰城共赴賽會。經過近兩天的角逐與評審,共評選出了一等獎31項,二等獎68項。其中,我院智能水田裝備與技術學科團隊的參賽作品《振興東北大糧倉:農用無人機精準植保系統研究》于715日院内推薦156晉級,于86日校内決賽829晉級,于914日國賽盲評68199晉級(科技發明類賽道我校唯一晉級隊伍),于925日國賽答辯9931晉級,獲得“科技發明類一等獎”,我校被大賽組委會授予“優秀組織獎”,團隊教師王金武教授、孫小博老師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稱号,該參賽隊伍由我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牛龍輝、蔡夢宸、朱健華組成。

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第四屆科技作品競賽(https://cpipc.acge.org.cn)由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指導,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和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辦,全國農業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聯合指導,中共哈爾濱市委組織部聯合主辦,伟德官网bv承辦。在決賽路演階段,參賽隊伍受到了黑龍江省電視台專題采訪及黑龍江省新聞聯播報道。隊伍借助本次競賽的寶貴機會,展現出了團隊近幾年來的科研進展,并以此為推介和更多的科研院所謀求更深入的合作空間。團隊帶來的作品主要面向農業植保領域化學肥料與農藥的減量增效問題,針對植保無人機在田間管理環節中的存在的諸多不足,提出了四項解決方案:(1)基于“大底方+小處方”農業信息技術的多機協同植保系統構建;(2)基于閉源農用無人機飛行平台的輕簡化無人機機具快換總成設計;(3)基于多源融合作業處方指導下的無人機配方施肥裝備研究;(4)基于植被冠層點雲網絡的無人機自适應噴頭與減晃藥箱研究。

參賽項目研究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無人機精準植保技術實用性、兼容性、均衡性、穩定性的作業方案與航空植保裝備。參賽隊伍根植于伟德官网bv智能水田裝備與技術“雙一流”學科團隊,長期緻力于精準管控化學肥料與農藥的施用,是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重要探索領域,更是振興東北大糧倉,科技強農的關鍵一環。參賽隊伍已發表相關發表相關SCI收錄,中科院一區TOP學術論文三篇,另有兩篇在審;授權相關國家發明專利七項,專利成果轉化一項,轉讓總金額30萬元,實用新型及軟著十餘件;獲得相關學科競賽獎勵兩項,植保領域學術論壇卓越報告獎一項。本項目的執行部分已在諸如大疆T60、極飛P150、永悅植120等多款無人機機型,于伟德官网bv阿城稻田試驗示範基地等地進行了作業性能試驗,其中施肥機、施藥機均已達到行業标準要求。

我院智能水田裝備與技術學科團隊(http://dngcxystzb.neau.edu.cn)隊立足黑龍江省“黑土糧倉”戰略地位,依托于國家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系、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及科研基地等創新平台,通過多學科協同形成了寒地作物産量提升及智能農機裝備機械化智能化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方向,組建了以王金武教授為核心的智能水田農業裝備與技術“雙一流”學科團隊。引領了智能水田農業發展方向,實現優質綠色水稻生産作業流程現代化、标準化和全程機械化。為黑龍江省乃至全國農業生産薄弱環節突破提供智力保障,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據悉,本次競賽以服務鄉村振興和人才培養為目标,分科技發明、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三類進行。共有156所高校的868支隊伍參賽,提交591件作品,數量和質量均創新高。89所高校的192個作品進入全國總決賽,62所高校的99支隊伍在冰城現場角逐。伟德官网bv4支隊伍入圍,2支進入決賽。競賽為研究生提供學術交流和實踐平台,并邀請4支國際隊伍參與。大賽旨在促進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為哈爾濱引進和留住人才。伟德官网bv作為承辦方,舉辦“院士大講堂”等活動,邀請院士做報告,1300多人參加。賽後,東農還開展文化體驗活動,邀請參賽師生體驗校園文化。

  • 學校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長江路600号伟德官网bv新工程樓
  • 總機:0451-55190667  傳真:0451-55190667
  • 版權所有:伟德官网bv - 伟德软件官方网站
Baidu
sogou